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56
1、多听意见多修改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有个过程。只有深入思考,反复加工,才能正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 2、好修辞,引据论典 这条主要突出的是在整体行文的基础上要求...
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要答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
提升写作能力,你应该持续吸收的6类“营养”
写作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写作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日常有侧重地加大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阅读。
1 经久不衰的名著,小说,电影
2 行业内权威的经典著作
3 写作技巧,表达类的书籍
4 优秀同行的文章,著作
5 有助于思考分析的成长类书籍
6 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素材类资料
觉得自己文笔方面比较弱的朋友,平时可以多读一些美文,骈文,诗歌类的文章,多关注一些修辞,金句,词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觉得自己写出来的内容干巴巴,没有吸引力的写作者,可以多看一些精彩的小说和电影,看看对方是如何表现,怎样吸引你的。
觉得自身文章逻辑不够清晰,没有条理的朋友,可以多看一些行业内经典书籍的目录,给自己列列提纲,搭建书的骨架,训练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从而让文章更有条理,有逻辑。
觉得自己文章没有深度,没有说服力,或者说没东西可写的朋友,则可以多阅读一些精彩的评论类文章,以此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
6个读书技巧有效提升你的写作能力
拆解,分析
阅读仅仅是写作学习最开始的一部分,后面的拆解,模仿,反思,总结,才是一个人能否通过阅读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核心所在。
通过拆解,我们会发现一些优秀文章的选题,行文等方面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思考:为什么对方的故事这么有趣?这篇文章中哪些内容吸引了你?为什么对方的观点如此精彩?他是怎么说服你的?怎么展开论述的?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如何应用在你自身的写作当中……
模仿,比照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寻找到一个适合的模仿对象,将会非常有助于个人的成长。
日常养成搜集整理好文章的习惯,通过阅读你喜欢风格的作者,大量的爆款文章,然后尝试着写一写,通过优秀作品的模仿训练,你可以很快地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
实际上,这些问题,你如果不通过这一步是发现不了的,通过对比,你就能够很明显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持续地加以改进,快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3总结套路,内化更新
通过上面一步的训练,你会慢慢寻找到写作当中的一些小技巧,你需要把他们都记录下来, 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整理成书面的形式,反复阅读思考,迭代更新,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1、练习
什么是练习?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写作日记,写过作文,还有周记等等,这是我们在学习语文时必学的一项技能。这就是一种练习,当然也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那么,我们提高写作能力要练习什么呢?答案是每天练习写作。其实不用像那些厉害的作者一样,一天写四五千字,这对新手写作者来说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天三五百字,就像上学时写日记一样。
2、想象
在我第一期的写作训练营中,我专门给大家布置了一次作业——由一个事物,联想出有关系的5个事物——这个作业在当时看起来是最容易的,但做起来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有多难。
想象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比如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我们可以联想到眼睛,比如我们看到风筝,可以联想到飞翔的鸟儿。
在前天看的一本书《怎样成为企划高手》中,就说到:想要获得好点子,想要成为企划高手,想要写好一篇内容,你就不得不充满想象力。就像孩子一样的想象力。所以,没事多想象,并不是一件坏事。
3、便签
便签并不只是软件,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日记本,把它变成我们的便签本。为什么要利用好便签呢?之前我也给大家说过,有任何想法、任何感受的时候,及时记录下来,这都会成为我们日后创作的好素材。
所以,请大家一定好好利用便签,这是提高写作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4、阅读
读书是提高我们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该读什么书呢?答案是,读好书。那么什么才是好书呢?给大家推荐一个辨别好书的方式:
第一、内容言之有物。起码你看了内容,会让你有情绪或行为上的触动,比如微笑、震撼、感慨、沉思等;
第二、一本书的“序”。如果一本书连“序”都写不好,那就不能算是好书;
第三、书的架构。一本好书的架构一定是完整的,可以从目录中判断。
5、交流
写作者也离不开交流。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交流,而且,放弃交流,往往会让我们陷入孤立,甚至会让自己慢慢变得抑郁。
当然了,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和别人的面对面沟通,读书也是一种交流(与作者的交流),独处也是一种交流(与自己的交流),逛街也是一种交流(与社会的交流),只是,我们应该同时进行这些交流,才不会让自己局限在某个认知中。
6、创新
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点不假,包括大多数的作家也都是从模仿开始。但模仿终究是一时的,我们最终还是要创作出自己的风格、思路。慢慢地让自己创新,要不然的话,我们写文章还有什么意思呢?
就算是为了挣钱的自媒体,如果每篇文章都是模仿别人,那我想也挣不到什么钱,更不要说打响个人品牌了。所以,在你一开始模仿别人的时候,也别忘记探索创新。
标签: 如何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56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29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48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611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