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56
缫 拼音: sāo, 笔划: 14 部首: 纟 五笔输入法: xvjs 基本解释: -------------------------------------------------------------------------------- 缫 (缫) sāo 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缫丝。 笔画数:14;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55...
嫘祖缫丝的读音为[léi zǔ sāo sī],嫘祖又名累祖,《山海经》中写作“雷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华夏文明的奠基人。下面是关于嫘祖的一些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相传嫘祖是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黄帝的妻子。她勤劳、贤惠,不仅操持家务,还帮助黄帝处理国家大事,而其最大的功劳就是教会了老百姓养蚕、治丝。
相传,在嫘祖养蚕、治丝以前,人们穿的都是用紵麻织成的衣服。这种衣服又硬又重,颜色也不鲜艳。那时候,大地上有一个蚕神,每天爬在大桑树上,不停地吐着银白闪亮的细丝,但是人们却不知道利用它来织绸做衣服。有一次,黄帝打了大胜仗,老百姓都来庆祝胜利,善良的蚕神也把吐的丝作为礼物送给了黄帝。黄帝把蚕丝拿给妻子嫘祖,嫘祖看到蚕丝轻若浮云,柔似流水,高兴极了,便用这些丝织成绢做衣服。她看到这些衣服既好看,穿着又舒服,就试着养蚕。她亲自养了许多蚕宝宝,像母亲对孩子一样,每天采摘桑叶,精心喂养这些蚕宝宝。蚕宝宝慢慢长大了,吐下很多很多的银丝,嫘祖又用这些蚕丝织绢,做出一件件漂亮的衣服。老百姓们看到嫘祖养蚕、织绢,也都纷纷来仿效,嫘祖就把这方面的技术耐心地教给他们,这样,养蚕便在中国盛行起来,丝绸也就成了中国的特产。
关于西陵氏部族的地望和嫘祖故里的认定存在十余种观点:河南有三地:开封、荥阳、西平;湖北有四地:宜昌、远安、黄岗、浠水;四川有三地:盐亭、茂县、乐山;还有山西的夏县、山东的费县和浙江的杭州。由于古代文献上或多或少地有过这些地方为“西陵”或者与嫘祖传说相关的记载,所以认定这些地方为“西陵”并非空穴来风,也就无法完全排除这些地方为嫘祖故里的可信性。尤其是在四川盐亭、湖北宜昌先后举行嫘祖文化研讨会以后,嫘祖故里盐亭说与宜昌说在学术界曾产生较大影响。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56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29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48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611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