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问题不合适。 不要蒙。你最好还是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去做题。不然后悔的是你自己。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
历史选择题蒙题口诀是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具体来看一下!
第一,与众不同法
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二,自相矛盾法
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
第三,绝对相对法
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特别是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四、首尾两端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五、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题目。国考是非常严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干长就会提供相对较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一.最近原则:与平常知道的相关原理最接近的选项为正确
1.考根本目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某项政策,根本上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统治基础。
2.以时间为突破口对应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知识
3.题干中给的时间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此时可以考虑所给时间最接近我们熟悉的时间及对应事件。
4.考查对外政策出发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二.相斥相性原则
相斥相性原则:若四个原则如果有表述意思相近的选项,一般来说,若是单项选择题,这些选项都是排除的,如果多选题,要么几个选项都对,要么全错。
如: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解析:当看到此题时,与题干无关的就直接无视,所以d肯定是错的。其次再来看,a和c描述基本一致,因为是单项选择,所以a和c都不选。
在选项中有两个选项表述的意思刚好相反,则必定一对一错,不可能形成组合项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三.重视符号原则
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出现的引号,也是关键信息。我们在提取信息时,把在这些符号里的东西进行重点分析,简化题目,会方便做题。
在2014年全国一卷的12道选择题中,出现符号的试题有5道,占有试题的40%以上。
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我们把这道试题简化一下变成:
“天”“天子”“承天”“子民”,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
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去除了材料中的语境,我们认真想想,“天子”就是皇帝,就是题目中选项b的政治统治的代名词,“子民”就是以民为子,把人民当成儿子,这就是明确的人伦秩序。然后得出答案
2、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简化后
“灭佛”反映出唐代?
那么如何选择呢?
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提示语“反映出”。这一提示告诉我们,命题人要的正确答案的一定是一个本质的结论,而不是一个社会现象。即使四个选项都成立(关键是本来就有不成立的),那么我们也很容易看到选项a、b、d都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只有c才是经过分析后才能得出的结论。有人说b、d也是结论,因为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其实最大,影响小之类的历史事实都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分析出来的。如三个人中谁最高。我们主要看成是现象,不是本质。
3、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我们把题目简化就成了
“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观察答案后发现,我们知道天理中包含着人性,人欲是恶的人性。一存一灭是一个辩证的方法。a、b都是问题的一个方面,c选项更是全面否定。答案d已经显示出来了
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把这道试题简化就变成
“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c.d两项强调的是洲权,属于意思相似,又因材料无涉及,所以直接排除,a项人民主权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
5、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解析:此题用重视符号原则可以得知“”里内容均属于经济领域范畴。且都与英国发生联系,同时英国的产品也流向各地,但不代表只和英国获依赖英国对外贸易,说明了彼此间经济联系的加强
特别注意:题眼是“反映的”,和“反映出”有区别,反映的是现象,反映出选本质。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四.非绝对极端原则
这个原则在每一科试卷中都会用到,题目中选项经常会出现一些过于绝对的,极端的副词和形容词,如全面,都,所有,完全,始终,最终,最早,第一,开始,彻底,绝对,肯定等,此时要提高警惕,注意分别,除非教材课本上有明确的话,或者材料里明确出现,否则往往带这些词的应该为错的,强调的是往往是错的,并不是全部都是错的。
而反过来,在选项中含着渐进的,发展趋势历程描述的修饰语选项又通常是正确的。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五.避轻就重原则:题目的重心往往体现为材料观点中的转折,递进,强调等部分(但是,然而,可是,即使,却等转折词出现后的内容才是审题关键),因此,要紧抓出题者要强调的中心和关键部分去解题,抓住题眼,排除其他无关轻重的选项。
标签: 高中历史选择题蒙题口诀 高中历史
相关文章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其政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源于原始村社的联合,同时联合后的村社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有了阶级的分化,当人类开始分化为各个不平等的阶层,文明便到来了。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022-02-17 1793
法国启蒙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八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第二阶段,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到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这是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四大启蒙作家,他们在反.........
2022-02-15 1159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北宋和南宋的区别首先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金朝占领了北宋大部分土地,.........
2022-02-15 1182
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针对“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的旧风俗,规定国君的亲属(宗室)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
2022-02-15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