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元朝为什么灭亡的问题暂且不说,先来说元朝是否是短命王朝的问题。 即便是我们从忽必烈正式宣布国号的1271年算起,到元顺帝逃出元大都的1368年,元朝也有98年之多。一个存在了九十八年的统一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绝对不能说是短暂的!我们仅以统一...
元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内外矛盾,内部政权不稳定,帝位更迭频繁,外部民族矛盾尖锐,和其他民族之间针锋相对,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状态。这就是元朝仅仅在历史上存在了九十几年的原因。
在那个时期的欧洲爆发一场非常严重的瘟疫,这种黑色病传染性极强,造成当时欧洲很多人的死亡。这种瘟疫不仅没得到遏制反而还迅速扩张,就记载很有可能这场瘟疫已经蔓延到整个亚欧大陆。所以,在当时许多的人民都死亡。
元朝的灭亡一定程度上是由这种瘟疫的爆发和扩招所导致的。因为人民的死亡,导致元朝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从而导致国家的经济、军事各方面都走向衰弱。最终,整个元朝也就因此灭亡。可以说这个事件是元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元朝设立民族等级制度,这套等级制度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也一定程度上使到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统治者感到不满,推翻统治者的统治,建立新的朝代。这是元朝灭亡的一个内在因素。
另一个因素则是,元朝政治十分腐败,皇帝没有掌握实权。官吏搜刮平民百姓的财产,导致整个社会十分动荡。而那个时期的元朝,经济也十分落后,还要扩大疆域。百姓民不聊生,久而久之,元朝就会灭亡。而政治的腐败则是导致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元朝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九载:“蒙人既侵金国,乃自号大蒙古国。”元初汉文史科中尚有“大朝蒙古国”、“蒙古大朝国”(或仅称“大朝国”)等名,都是同一蒙文国号的不同汉译。
元世祖忽必烈鉴于本朝“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像汉唐那样以初起之地或始封之邑为名,都不足以显示其盛大,于是在1271年发布《建国号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大元”为国号。元朝官方编纂的《经世大典》解释:“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元朝建号以后,大蒙古国之名在汉文文书中不再使用,但并没有废除,蒙文文书中仍用此号,通常是与汉名国号并称,罗马字转写为Dai’on yeke Mongghol ulus(大元大蒙古国),或Dai’on Kemeku Yeke Mongghol Ulus(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为北元。
标签: 元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高中历史
相关文章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其政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源于原始村社的联合,同时联合后的村社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有了阶级的分化,当人类开始分化为各个不平等的阶层,文明便到来了。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022-02-17 1793
法国启蒙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八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第二阶段,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到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这是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四大启蒙作家,他们在反.........
2022-02-15 1159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北宋和南宋的区别首先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金朝占领了北宋大部分土地,.........
2022-02-15 1181
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针对“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的旧风俗,规定国君的亲属(宗室)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
2022-02-1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