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参战了,当时,协约国(英、法、俄)为了壮大自己的阵营,力求使中国参加对德战争。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洋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一战中国参加了吗,一战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战了,当时,协约国(英、法、俄)为了壮大自己的阵营,力求使中国参加对德战争。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洋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
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北洋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来北京学生痛殴。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1、政治: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国。
2、经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侵略,推翻帝制则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思潮。无产阶级队伍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
3、思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专制独裁,此举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中国远离战场,对战争的胜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交战双方都是同意中国保持中立的。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不这么想,那个国家就是日本。他巴不得战火快速的蔓延到亚洲,这样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日本主动对德国宣战,其实也只是为了得到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利益。
当时中国政府曾经向英国政府提过加入协约国的事情,但是被英国拒绝了。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英法等国改变了想法,决定让中国参与到对德战争中来。日本听到这个消息后,动用了一切力量来组织中国加入协约国。于是中国还是没能加入到协约国中。后来袁世凯死了,的段祺瑞上台。
于是当美国人再次提到中国参战时,日本改变了态度,大力支持中国参战。在日本的大力促成下,中国终于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宣战。中国之所以参战,主要就是帝国主义的怂恿。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他们希望中国参战,一方面是为了孤立同盟国,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相关文章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其政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源于原始村社的联合,同时联合后的村社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有了阶级的分化,当人类开始分化为各个不平等的阶层,文明便到来了。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022-02-17 1793
法国启蒙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八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第二阶段,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到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这是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四大启蒙作家,他们在反.........
2022-02-15 1160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北宋和南宋的区别首先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金朝占领了北宋大部分土地,.........
2022-02-15 1182
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针对“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的旧风俗,规定国君的亲属(宗室)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
2022-02-15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