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开国中将王近山在弥留之际还放心不下战事,当时他已经陷入昏迷,但他却仿佛回到了作战的年代,他问儿子:“敌人打到哪里了?是谁在那里(坚守)?”他的儿子握着他的手,告诉他是“李叔叔在那里”。王近山听后,说了一句:“李德生在那里(坚守),我就可以放心睡了”。自此之后,王近山陷入长眠。
众所周知,李云龙的历史原型就是王近山,由此可见,真实的王近山是一员虎将,他在弥留之际听到李德生的名字后放心长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德生也是一员虎将。作为一员虎将,李德生曾经指挥过一场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他却绝口不提这件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的作用。
这场重要的战役就是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的一场关键战役,爆发于1952年10月14日,历时43天,在我志愿军的顽强拼搏下,我军最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给联合国军沉重打击,而李德生正是这场至关重要战役的前线总指挥。
1951年3月,李德生奉命进入朝鲜战场,刚进入朝鲜战场时,李德生的职务是志愿军十二军35师师长,他们师恰好赶上第五次战役。李德生率领35师在朝鲜战场歼灭了1.9万余人,使得志愿军由守转攻,李德生也因为在第五次战役中立下的卓越战功而晋升为十二军副军长。
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初,李德生并没有参加上甘岭战役,当时他奉命守卫金城,李德生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并按照原计划在1952年10月底撤退到谷山地区进行休整、充实自己的兵员。当时上甘岭战役已经爆发13天,此时李德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的十二军作为正在上甘岭参战的十五军的后备部队,立刻前往上甘岭战场。李德生也被任命为上甘岭战役的前线总指挥,指挥十二军与十五军守卫上甘岭。
虽然命令有点突然,但是接到命令后,李德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投入到守卫上甘岭战役的准备工作当中。李德生很有一套,成为前线总指挥后,他不听汇报,亲自到前线实地查看士兵的伤亡情况。
在查看前线过程中,李德生重点查看战士们构筑的工事,他发现有的班战斗减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构筑的工事不同,减员少的班构筑的工事具有更深的坑道,这样敌袭时便于隐藏,而且还能及时还击,因此减员很少。而且还有的工事的坑道串联在一起,这样也能及时支援其他班组,构筑这种工事的班组的减员更少。
李德生在前线把所有的团级干部召集到一起,一起学习了先进工事的构筑方法,让他们把先进工事推广到全军,以减少战斗减员。在李德生的指挥下,志愿军成功守住上甘岭,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一、战役激烈程度
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二、军威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还有就是因为此战志愿军上报击败美国在朝鲜最后的预备队-第187空降团,导致15军后来被改编为空降军,虽然从美军的记录来看,这个187团这一年一直呆在日本,没有参战的记录。
三、战役指挥员
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因为此战中一开始对美军攻击方向和力度判断失误,导致45师消耗巨大(自报损失4000,上报杀伤美军8000,美军自报损失2000)。在三兵团司令王近山示意他可以放弃上甘岭时坚决不从(从兵团的角度上看,五圣山才是重要的),终于迫使不敢拼消耗的美国人退兵并最后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参与战役后半阶段作战指挥的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后升任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沈阳军区司令、国防大学政委等职。
更多...
标签: 上甘岭战役到底谁赢了 高中历史
相关文章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26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其政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源于原始村社的联合,同时联合后的村社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有了阶级的分化,当人类开始分化为各个不平等的阶层,文明便到来了。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022-02-17 1793
法国启蒙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八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第二阶段,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到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这是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四大启蒙作家,他们在反.........
2022-02-15 1159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北宋和南宋的区别首先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金朝占领了北宋大部分土地,.........
2022-02-15 1182
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针对“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的旧风俗,规定国君的亲属(宗室)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
2022-02-15 1317